南通市现有中国民主同盟南通市委员会(简称民盟市委会)、中国民主建国会南通市委员会(简称民建市委会)、中国民主促进会南通市委员会(简称民进市委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南通市委员会(简称农工党市委会)、中国致公党南通市委员会(简称致公党市委会)和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员会(简称九三学社市委会)6个民主党派市委会组织和民革南通市支部一个省属基层组织,它们大多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据2012年底统计,民主党派组织共有成员2887人,他们中绝大多数为中、高级知识分子。
各民主党派成立以来,以《共同纲领》为自己的政治纲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并肩战斗,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积极参政议政,贯彻落实党的各项统战政策,在推进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自身的组织建设也得到了发展。
一、中国民主同盟南通市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南通市级组织成立于1956年2月,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2011年11月选举产生了民盟南通市第九届委员会,共有委员20人,常委9人,设参政议政、文化、教育、经济科技、社会服务、医卫、妇女、老龄八个工作委员会;辖1个基层委员会和27个支部。民盟南通市委机关设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截止2012年底,盟员总人数为643人。现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41人(次)。现任主任委员为杨展里,副主任委员为朱明敏、景圣琪、刘洪、王晓冬,秘书长为朱明敏(兼)。
五十多年来,民盟南通市委自觉接受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和带领广大盟员,扎实践行“同心”思想,与中共南通市委亲密合作,就大政方针和重要人事安排进行政治协商,推进了我市的民主政治建设;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社情民意成果显著,近年来在沿海开发、产业转型升级、教育资源均衡布局、文化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以及陆海统筹战略等方面,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市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引导盟员立足本职,奉献社会,广泛开展咨询培训、扶贫助学、抗震救灾等社会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赢得了广泛赞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重视思想建设,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积极探索盟务工作新途径新方法,盟员素质不断提高,队伍不断壮大,活力不断增强,成为南通市政治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4年,民盟南通市委荣获民盟中央“民盟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获民盟中央“盟务工作先进集体”。 2011年,民盟南通市委又获得民盟中央“纪念民盟成立70周年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市盟员立足岗位,一批业务骨干入选省市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多人次获得省市乃至全国表彰,为我市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中国民主建国会南通市委员会
1953年初,在中共南通市委和民建上级组织的指导和推动下,开始进行地方组织的筹组工作。1956年4月,中国民主建国会南通市第一次会员大会隆重召开,宣告民建南通市委员会正式成立。1957年至1965年,民建南通市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带动工商界人士为发展生产、繁荣地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动乱,党派活动被迫停止。
1978年12月以后,民建南通市委员会在中共南通市委的关怀下,在市委统战部的支持帮助下,恢复了办公和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民建南通市委员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民建与经济界密切联系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同时,推动广大成员积极投身改革大潮,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围绕本单位本部门的中心任务献计出力,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3年6月底,共有会员533人,1个基层委员会,22个基层支部。现任主委为赵闻斌,副主委为周云中、胡澜石、周时和,秘书长为俞茜。
三、中国民主促进会南通市委员会
1956年,既是农工党党员又是民进会员的张秀彬从上海调南通苏北医学院工作,成为南通市第一个民进会员。1956年冬,在南京召开江苏省优秀教师代表会议期间,省教育厅厅长吴贻芳召集南通市优秀教师吴志仪、李致中、陈绳甫、王焕彪、王秉衡、樊祥华、孙辅公7人举行座谈会,详细介绍民进的性质、任务、作用,向大家作了入会宣传。这几位同志成为南通市第一批民进会员。1957年3月17日,民进南通市筹备组成立,吴志仪任主任委员,吴韵篁任副主任委员。在1957年至1958年的反右斗争和整风运动中,民进会员受到冲击,组织发展暂停。1959年3月21日,民进南通市委员会成立,时有会员13人,主要来自中小学教育界和文化界知识分子。截止2012年底,共有会员 577人,2个基层委员会、1个总支、28个支部。现任主委为董正超,副主委为孙爵、陈萍、何志斌、刘志刚,秘书长为江幼玲。
四、中国农工民主党南通市委员会
我市农工党组织建立与发展始于1956年5月,成员主要来自在医药卫生界中上层知识分子。吴克潜是南通市第一个农工党员,他于1956年2月在上海加入农工党组织,同年5月从上海调至南通市苏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工作。同年7月农工党员张秀彬也从上海调至苏北医学院工作。经过张秀彬、吴克潜的努力,1956年11月,我市发展了第一批农工党员朱良春、徐立荪、顾念祖、陈心园等4人。1956年12月至1957年2月,先后发展医药卫生界中上层人士31人。1957年2月21日,农工民主党南通市筹备委员会成立,时有党员37名,张秀彬任主任委员,吴克潜、朱良春任副主任委员。筹委会下设组织处、宣传处、秘书处。1957年10月,由于苏北医学院迁往苏州,张秀彬、吴克潜等6人组织关系转至苏州,朱良春担任筹委会主要领导工作。1959年3月21日,农工民主党南通市委员会成立。截止2012年底,共有党员 535人, 2个总支、24个支部。现任主委为陈宋义,副主委吴鸿飞、戴宝江,郝传铮、宋杰,秘书长为吴鸿飞(兼)。
五、中国致公党南通市委员会
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1984年,致公党中央酝酿在我市发展组织。经过仔细地调查侨情,选择发展对象,1984年至1985年初,致公党中央在我市发展了张柔武、陈运熙、张希康、张湛武、颜福星、沈元琴等第一批党员。1985年3月16日,致公党南通市工作委员会成立,张柔武任主任委员,陈运熙任副主任委员,委员为张希康。1991年11月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致公党南通市第一届委员会。现任主委为刘璠,副主委为孙淼、施学雷,秘书长为毛春兰。目前,致公党南通市委建有12个支部,4个专门委员会,共有成员192人,平均年龄56.7岁,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成员占总数的80.2﹪,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16人、各界特邀与特约人员7人,其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获省、部级先进称号20人,获先进工作者称号达201人次。
致公党南通市委弘扬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致力为公,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在中共南通市委领导下,团结全体成员,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参政党队伍为目标,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和理论研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开展海外联谊,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牵线搭桥,充分利用致公党江苏省委“引凤工程”平台,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努力开展社会服务,按照致公党中央、江苏省委要求,积极参与“同心工程”,做好对贵州省毕节试验区的帮扶工作;做好“致福工程”培训和推广,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六、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员会
1956年,九三学社成员王观荦从苏州调至苏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57年初,九三学社中央通过苏州分社要求王观荦在南通发展社员,建立组织。到1957年5月,我市已发展了武剑云、殷若男等12名社员。1957年5月21日,九三学社南通直属小组成立,王观荦为召集人。由于苏北医学院迁校,1957年8月,直属小组王观荦等10位同志调至苏州,组织关系转走,九三学社中央指定武剑云为小组召集人。1959年3月,直属小组召开第一次社员大会,武剑云作工作报告,增选殷若男为副召集人。由于组织建设未能正常发展,到文革前,只有5名成员。十年动乱期间,直属小组被迫停止活动。1978年底,直属小组工作恢复,因只有2名社员,与其它民主党派一起开展活动。1980年,殷若男任直属小组组长。通过加强组织发展工作,到1981年11月,共有13名社员,集中在医学界和科技界。1981年8月27日,直属小组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增补夏元贞为副组长。到1982年10月,社员已发展到30人。同年11月2日,九三学社南通分社筹委会成立,有委员5人,殷若男任主任委员,夏元贞任副主任委员。筹委会着重在科技、卫生、文教界中上层知识分子中发展社员。1984年1月8日至9日,九三学社南通分社筹委会举行全体社员大会,宣布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员会正式成立。夏元贞代表筹委会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九三学社南通市第一届委员会,有委员7人,殷若男任主任委员,夏元贞任副主任委员。时有社员47名,3个支社。截止2012年底,共有社员378人,2个基层委员会、16个支社。现任主委为尹建炉,副主委程翔、陈伯森、吴建国、季平,秘书长为陈翌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