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四川抗震救灾四周年
(成 军)
今年5月12日,距离汶川地震整整四年了。四年来,四川灾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废墟上建起了一座座新城。然而,回想起2008年我到灾区参与援建时见到的情景,至今仍然心有余悸,感慨万千。
2008年6月,根据上级指令,我有幸带领通州援建队伍到四川绵竹参与灾区援建工作。“身”入灾区,我亲眼见到了大灾过后的满目疮痍,也亲身感受了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顽强毅力和四处洋溢的人间大爱。
绵竹是四川德阳市一个经济基础最好的县级市,面积1245平方公里,人口52万人,曾连续13年跻身四川省综合实力“十强市”,有我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有剑南春、东汽等一大批国家大型企业。“5·12”地震后,这颗“川西明珠”遭到重创,受损房屋不计其数,倒塌房屋270多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受灾企业1400多家,绵竹工业几乎全部瘫痪,受灾最重的天池镇、金花镇、清平镇几乎被夷为平地;与援建工地靠得最近的汉旺镇,是锦竹学生伤亡最多的重镇,也是温家宝总理含泪视察的重灾镇之一,灾后的情景触目惊心,幢幢厂房塌成废墟,东汽中学、汉旺小学、东汽幼儿园有的整体垮塌,有的塌了一半,全是残垣断壁,破损的门柱上还斜挂着某某学校的标牌,整个中心区域惨不忍睹。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根据对口支援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我于6月上旬被指派赴川开展援建工作,作为一名受党培养多年的无党派人士,有机会亲临灾区一线指挥援建工作,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我毫不犹豫地从抗震救灾专用通道,以最快的速度从上海浦东机场直飞成都双流机场,并与当天深夜抵达绵竹灾区,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援建工作。
到达目的地,顾不上休息,我首先察看了施工工地。老实说,从事建筑近20年,这是我遇到的条件最艰苦、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一是占地面积大。2600多亩,35个地块,承建的过渡安置房涉及住宅、学校、医院和停车场等多个项目。二是项目范围广。35个施工地块中,通州援建工地分布近10个点,方圆10多公里。三是工地情况复杂。有8000多江苏建筑队伍(其中南通1000人,通州200人)和6000名包括空降兵部队、海军陆战队在内的解放军战士一起奋战,还有工地周边数以万计的灾民、帐篷、建材和杂物。四是施工时间长。每天都在14~16个小时,加上余震的影响,睡眠明显感觉不足。五是工作环境差。饮用水完全依赖矿泉水,生活用水要从15里外运过来,出汗太多洗澡都很困难,加上配套设施不全,条件非常艰苦。
作为南通市援川抗震救灾建设大队领导组成员,原通州市援川前线指挥部总指挥,我充分依靠通州200多名官兵,克服重重困难,昼夜奋战在一线,组织指挥安置板房建设。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每天都发生着奇迹,每天都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安置板房每天都在急剧增加,党员干部和普通工人一样每天都在忘我工作。作为一名党外干部,我和大家一样奔波劳累,查看施工进度,了解工程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果断作出决策,那里有困难和问题,我就奔向那里……天天如此。帐篷里的温度白天高达四十度以上,没时间休息也没办法休息,每天夜里都要到凌晨一二点才能睡觉,实在累了只有坐在地上打个盹儿。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同志们免疫力普遍下降,加上气候的不适应和震后空气污染,多数工人、干部都发生了类似感冒、咳嗽、咽喉炎的病症,随行的医生、护士也不例外。大家都在带病坚持,忙得不可开交。为了抢工期,我们干部职工一起上,顶着烈日,一起挖土,一起搬砖,一起劳动,尽管汗流浃背、挥汗如雨,但我感到能为灾区尽力非常欣慰。
大爱无疆,心筑家园。全体援建者在绵竹一个月的时间里,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以超常规的方式,每天都在书写着一个个神话。自5月25日开工以来,全体建设者克服连续阴雨、余震不断、环境恶劣、材料供给紧张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日夜奋战,风餐露宿,展现了通州建筑铁军的风采。很多灾区群众将食品送到工地,以表达他们感激之情。一位姓徐的灾区群众在赠送鸡蛋时满怀深情地说:“这是我从别的地方买来的,回家后我把它煮熟了就是慰问帮助过我们灾区群众的好心人。路上,我把一袋送给了解放军,这一袋送给你们,虽然不多,但这是我们灾区人民的一点心意。”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大会战,我们出色地完成了援建施工任务。我们的援建大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刚,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先后到工地视察,都给我们予以高度评价。站在绵竹二号立交桥上望去,青山红水间一排排红、蓝、白相间的过渡安置房延伸开去,一望无边。6月30日下午,当我们把 400套灾民安置房的钥匙交给当地灾民时,我百感交集,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我看到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看到灾区人民终有定所,我由衷地感到非常自豪。(作者系南通市通州区十一届政协常委、无党派代表人士)
|